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长沙制造业形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国字号“智造

来源:电子机械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4 01:4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发布会现场。 唐小晴 摄 要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营商就是赢未来”的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先进制

发布会现场。 唐小晴 摄

要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营商就是赢未来”的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沃土。

作为湖南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聚集地,长沙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3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2家。2022年,三一集团、蓝思科技、铁建重工三家企业上榜中国上市公司百强。

据悉,长沙将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精准发力,力争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新增百亿工业企业20家,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1+2+N”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区域引领力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城市,先进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完)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进入工信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 杨华峰 摄

十年间,长沙规模工业企业从2000余家增长到突破3000家,工业百亿企业1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6个,工业上市企业6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3家、533家,三一荣登福布斯全球500强,三一、中联、山河、铁建等4家企业蝉联全球工程机械50强,蓝思、圣湘、澳优、国科微、景嘉微等企业成为行业内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赖坤明说,作为湖南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园区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支持企业持续开展“揭榜挂帅”“智改数转”,加速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场景。目前,园区共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21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85%,园区被工信部评为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制造业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取得了新突破,树立了新形象,在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新征程中彰显了省会担当、贡献了省会力量。

康小平说,十年来,长沙在全国首创产业链“链长”制,出台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长沙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出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巨人”、先进计算等专项政策,坚持不懈释放政策红利,助力打造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发展福地。

据统计,长沙千亿级园区由2个增加到5个,集中承载了全市53%的规上工业企业、61%的高新技术企业、88.7%的上市公司和全部百亿级项目。其中,长沙经开区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14位,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十年来,长沙先进制造业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攻关,累计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世界最高泵送纪录、世界最长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旋挖钻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长沙的国字号“智造”示范项目全国第一。

中新网长沙9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15日,长沙市召开“长沙·非凡十年”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长沙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小平表示,十年来,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食品(含烟草)。

文章来源:《电子机械工程》 网址: http://www.dzjxgczz.cn/zonghexinwen/2022/0924/552.html



上一篇:制造产业:业绩整体稳定,光伏高增长,电气设
下一篇:中国信保重点产业链承保额超2500亿美元

电子机械工程投稿 | 电子机械工程编辑部| 电子机械工程版面费 | 电子机械工程论文发表 | 电子机械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子机械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